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道通科技(688208)近年来凭借“全面拥抱AI”战略,实现了业绩的持续高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增61.81%,盈利规模已超2024年全年。
近日,“空地一体集群智慧AI生态联盟”正式成立,其全资子公司道和通泰发布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及多款重磅新品,道通科技第三增长曲线目前已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
智慧巡检业务打开新增长曲线
“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是公司的第三增长曲线,目前已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道通科技董事长李红京在现场介绍,该业务由子公司道和通泰主导,近期已发布行业首个自主作业智慧巡检平台Avant Hub及首款巡检机器人Avant Robotics Gen1。
“我们的方案能解决客户核心痛点,以前人工巡检效率低,引入单台机器人后仍需专人操作,而我们通过AI大脑实现多机器人集群协同,自主完成作业。”李红京举例道,在智慧城市领域,已助力某市优化信号灯,试点区域通行效率提升42%,平均延误时间减少35%,碳排放降低18%;在跨海大桥检测中,将传统15天任务压缩至3天。
据了解,道和通泰短期将重点布局智慧交通、智慧园区及智慧能源三大业务场景,通过提供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业务突破与收入增长,与政府客户、能科科技、三羊马等上市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虽然目前该业务增长还未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但已有具体订单,随着项目逐步落地,将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
在联盟大会现场,对于智慧巡检的竞争力,道和通泰团队表示充满信心:“AI核心竞争力是数据、模型、算力,公司空地一体集群智慧的本质就是通过技术突破打通空中与地面智能体的协同壁垒。这并非单一技术的升级,而是Physical AI(物理AI)技术、Digital AI(数字AI)技术与集群智慧技术三者深度耦合的产物:Physical AI为协同作业提供物理智能体的“执行能力”基础,确保空中与地面设备能精准响应任务需求;Digital AI为协同决策提供“认知能力”支撑,实现对复杂场景的动态分析与判断;集群智慧技术则实现空-地智能体间的“协同调度”,保障多设备联动的高效与有序。三者共同构成“空地一体集群智慧”的技术内核,是解决产业融合技术痛点的核心。”
双轮驱动筑牢基本盘
谈及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道通科技董事会秘书李律用“稳健且强劲”来形容。“从2020年上市至今,公司年收入复合增长率基本维持在3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达7.33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6.4亿元。”这一增长背后,是维修智能终端与能源智能中枢两大业务的协同发力。
维修智能终端业务中,TPMS(胎压监测系统)产品成为关键增长点。“TPMS业务正处于行业红利周期,我们主打后装市场,产品兼容性极强,生产的TPMS SENSOR能够适配所有品牌车型。”李律举例道,“以前维修店可能要备各种不同品牌的原厂设备,成本和库存压力大,现在选道通的产品,备一套就够了,这让越来越多维修店和轮胎店优先选择使用我们的产品。”
李律进一步补充,受益于替换高潮的政策红利。乘用车方面,美国、欧洲和中国大陆分别于2007年9月、2014年11月和2020年1月要求新车强制安装TPMS,北美市场成熟度高,随着车主安全意识的提升,持续保持较高增速;欧洲和国内已进入爆发期,增长强劲。商用车方面,欧洲自2024年7月起,商用车必须配备TPMS;美国商用车装配TPMS有碳积分奖励;中国分别在2018和2020年出台针对营运客车和重卡的TPMS强制安装法规,预计到2030年,强制法规也将为后市场商用车TPMS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能源智能中枢业务的爆发则更为迅猛。“我们2021年底布局充电桩业务,2022年四季度正式销售,当年收入约9600万元,2023年增至5.7亿元,2024年达8.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增速更是超出预期。”李律强调,公司充电桩产品能快速抢占市场,核心在于技术领先性,“我们的产品在全球处于头部地位,客户很难找到替代企业,这让我们能拿到行业头部客户的大订单”。
对于“欧美电动化放缓”的说法,李律并不认同。“新能源化是全球不可逆的趋势,传统的能源巨头都在积极推进能源转型战略,未来若干年数字能源收入仍将保持高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软件服务已成为道通科技的核心利润来源。“今年一季报开始,我们把软件业务单列出来,名为AI及软件业务。”李律解释道,“以维修平板为例,客户买硬件后,第一年可免费升级软件,第二年若想维修新车型,就需支付软件服务费,这部分收入毛利超过99%。”他透露,随着公司持续推动AI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预计AI及软件收入将持续保持较快增速,“海外客户已养成为知识产权付费的习惯,公司将持续深化‘以智能终端/智能中枢/具身智能为业务入口,通过AI Agents服务实现持续收费’的业务模式,这种模式持续且稳定。”
研发聚焦AI构建“软硬一体”护城河
“道通每年都在新的前沿技术上增加研发投入,从数字化到新能源化再到智能化,研发费用率基本维持在15%到20%。”李律表示,这一投入强度确保了公司在技术上的领先性。
当前,道通科技的研发重心已全面转向AI。“公司三大业务——维修智能终端、能源智能中枢、AI+机器人的空地一体智慧巡检,底层逻辑都围绕AI技术。”李律详细拆解道,“维修平板有对应的数智维修大模型,充电桩有对应的数智能源大模型,智慧巡检有对应的具身大模型、多模态识别大模型和业务大模型。”
在AI应用落地方面,道通科技已有明确成果。“新一代维修平板Ultra S2运用了AI多模态语音大模型、AI车辆环检智能识别等Agents,持续保障产品的领先;充电桩业务中,我们推出了充电智能语音助手Max和场站Agents,构建5i智能优势。”
作为一家海外收入为主的企业,道通科技对全球化布局有着深刻考量。“我们在深圳光明、越南海防、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有三大生产基地,墨西哥工厂预计11月中旬试产。因此,关税对公司的影响甚微。”李律解释道。
展望未来,李律表示,“AI不只是一种技术,更是我们业务模式的核心。从维修到充电,再到智慧巡检,我们正在用AI重构每一个垂直行业。”他强调,道通将继续以开放生态聚合产业链伙伴,在全球智能化浪潮中,输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