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连板宝色股份11月4日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未涉及媒体报道的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LF1)项目业务。
11月3日、11月4日,宝色股份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公告显示,宝色股份关注到雪球、股吧等互联网平台不断有用户发布关于宝色股份与钍基熔盐堆相关项目的文章或言论,同时该公司互动易平台、投资者热线也收到部分投资者对相关事项的咨询。
经宝色股份核实,说明如下: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担该项目,先后开展了“钍基熔盐堆综合仿真实验平台项目”—钍基熔盐堆缩比仿真装置(TMSR-SF0)和“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LF1)项目”。其中“钍基熔盐堆综合仿真实验平台项目”—钍基熔盐堆缩比仿真装置(TMSR-SF0)是“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LF1)项目”的预研装置。
宝色股份于2017年承接了“钍基熔盐堆综合仿真实验平台项目”—钍基熔盐堆缩比仿真装置(TMSR-SF0)主容器部分相关设备的加工承揽合同,并于2018年交付,合同总金额为255.85万元。除上述合同,宝色股份未承接上述项目其他设备合同订单。上述媒体发布的关于“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LF1)项目”,公司未涉及该业务。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宝色股份11月4日再度以20.00%的涨幅强势封板,实现二连板。交易所公布的龙虎榜数据显示,宝色股份11月4日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名营业部中,机构席位与知名游资席位共同现身。
近日来,A股钍基熔盐概念股集体爆发,主因中国钍熔盐堆成功实现钍铀变换,宝色股份由于被市场列入钍基熔盐概念股而实现股价飞升。
消息面上,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对外证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打造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期成功完成钍铀核燃料的首次转换。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即首次获取钍元素进入熔盐堆运行后的实验数据,更让该堆成为当前全球唯一在运行且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为熔盐堆核能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提供了关键初步验证。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戴志敏明确表示,以2035年为节点,建成百兆瓦级钍基熔盐堆示范工程并落地应用,加速技术升级与工程转化,为国家开辟安全可靠的钍基能源发电新路径。
公开资料显示,宝色股份于2014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首个特材非标装备制造上市公司,专业从事钛、锆、镍、高级不锈钢等特材压力容器和管道管件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宝色股份在9月接待投资者调研时表示,未来将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与行业发展趋势,锚定国内市场、外贸市场和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三大板块,通过多轮驱动模式构建盈利增长点,为宝色股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