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六氟磷酸锂的报复性涨价,产业链公司正获得机构密集调研。证券时报记者发现,作为六氟磷酸锂的关键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厂家正趁热忙着扩产试产。
11月24日,永太科技(002326)在调研中表示,公司目前量产的锂电材料包括电解液、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产品。其中,VC已投产5000吨/年的产能,新建的5000吨/年的产能已于11月17日进入试生产阶段,本次新增投产后,公司碳酸亚乙烯酯(VC)产能将达到10000吨/年。
无独有偶,富祥药业(300497)在近期调研中表示,公司目前具有8000吨/年碳酸亚乙烯酯(VC)产品产能。公司计划通过技改等措施将碳酸亚乙烯酯(VC)产品产能增加至10000吨/年,预计2026年二季度改造完成;联泓新科(003022)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国内锂电电解液溶剂主流供应商之一,产品稳定供应电解液行业头部客户;公司4000吨/年锂电添加剂VC装置处于试生产阶段。
据了解,碳酸亚乙烯酯(VC)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作为有机成膜添加剂和过充电保护添加剂,可抑制电解液分解以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是电解液的关键添加剂。
近期VC受到市场关注,原因和六氟磷酸锂类似,均源于产品价格的上涨。招商证券表示,近期VC价格加速上行,市场均价已达6万元/吨,较底部涨幅超30%。据产业反馈,部分头部电解液厂、电池厂VC库存见底,已经出现向VC厂商驻场要货的情况,最高的报价已达7万以上。
从资本市场来看,六氟磷酸锂近期的大幅涨价,也带火了碳酸亚乙烯酯(VC),相关概念股包括富祥药业、永太科技、孚日股份、华盛锂电、联泓新科等公司,备受市场追捧。其中,孚日股份近期更是上演了8连板,永太科技技近期的最大涨幅也翻倍。据此不难看出资本市场对碳酸亚乙烯酯(VC)的关注。
不过,也有部分企业虽然早早启动了碳酸亚乙烯酯(VC)建设,但迟迟未见生产。譬如,泰和科技(300801)一期年产1万吨碳酸亚乙烯酯项目原本2022年底已建设完成,但至今还没有正式投产。
在市场持续火热的背景之下,泰和科技的碳酸亚乙烯酯(VC)项目进展也频频被投资者追问。11月24日,泰和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碳酸亚乙烯酯(VC)项目原本按照自产高纯CEC原料设计,目前CEC因土地限制不能自产,使用外购的80%的CEC,产生的废料较多,由于原料的变更,VC项目的生产工艺需要重新设计,并购入了新的设备,以适应外购的原料。“目前,新设备已陆续到位,我们会尽可能地加快技改速度,但是试生产成功与否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比较而言,作为碳酸亚乙烯酯(VC)老兵的永太科技就显得轻松很多。对于此次扩建的产能何时能正常达产,永太科技表示,产能爬坡时间主要受生产线运行状况、下游订单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由于该项目(新建的5000吨/年的VC产能)为扩产项目,具有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其产能释放速度相对较快,大概在1-2个月。
另外,对于下阶段锂电材料的价格走势,永太科技表示,基于新能源产业长期向前的发展趋势,下游动力、储能市场的增长动能持续存在,叠加供给侧行业产能集中度的提升以及扩产节奏趋于谨慎,锂电材料产品的供需紧平衡状态有望延续。但锂电材料价格受市场供需、原材料成本、行业政策等多因素综合影响,未来价格走势存在不确定性,难以准确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