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vip浦京集团-www.3522.vip|Macau Brand Station

利好!热门赛道,新进展!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王军 2025-11-23 19:16
Aa 大号字

国内已建成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目前正在小批量测试生产。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续航焦虑”与“安全痛点”双重突破的关键节点,全固态电池技术迎来里程碑式进展。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广汽集团,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这在行业内率先具备了60安时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批量量产条件。

广汽集团平台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动力研发负责人祁宏钟表示,现在开发的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现有的电池能量密度高了接近一倍。5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使用之后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计划是2026年可以进行小批量的装车实验,2027年到2030年期间,可以逐步地进行批量生产。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固态电池,被业内称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圣杯”。相比传统液态锂电池,它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了易燃的液态电解液,不仅能量密度更高,还具备本质安全、长寿命、宽温域等优势。正因如此,它被写入《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成为国家战略级技术攻关方向。

不过,当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一家公司的全固态电池进入商业验证阶段。从量产时间表上看,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底首发样车,2027年量产,其电池安全性较液态电池提升70%;东风汽车已形成350Wh/kg产品,续航突破1000公里;比亚迪、吉利、广汽等均将2027年定为装车关键节点;孚能科技预计2025年末交付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轩高科首条中试线已贯通。2025年10月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欣旺达推出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能量密度达400Wh/kg,并预计在2025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

西部证券认为,在经过2025年底工信部项目的中试验收后,2026年行业将迎来中试线落地的高峰期,并积极通过样车测试来验证技术的可行性。而2027年有望开启小规模装车的商业化进程,最终在2030年前实现百GWh级市场规模。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全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向中试阶段加速推进,多家企业已启动百兆瓦级中试线建设,重点攻关材料体系、制造工艺和成本三大瓶颈。随着硫化物/氧化物验证深化、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成膜等核心工序进入工程化验证,固态产线对设备的新增需求率先显现,当前车企与电池厂已形成“技术共研+场景验证”模式,规模化示范线规划加速落地,设备端有望受益于中试线向GWh级产线过渡所带来的订单与工艺迭代需求。

多家公司公布固态电池的新进展

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固态电池的新进展。

上汽集团11月21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清陶动力的全固态电池产线已在上海安亭实现全线贯通。今年年底将实现样件生产下线,明年将进行全固态电池样车测试,2027年正式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交付。

鹏辉能源11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称,公司固态电池中试线目前已建成、投入运行。关于中试结果还要等待一段时间,需要一个过程。

百川股份11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称,公司有对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和关注,但目前未有批量生产固态电池,公司技术团队将对电池的发展态势进行持续关注,做好技术储备,酌情考虑后续布局。

在11月12日举行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固液混合电池率先进入小规模整车配套,要突破制造成本、循环寿命、环境适应性等技术瓶颈,推进产业化应用。目前,全固态电池进入研发和中试阶段,要持续加强全固态电池关键科学问题与工程化、产业化技术难题的研发攻关。

责任编辑: 陈英
3522vip浦京集团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解读 更多
视频推荐 更多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