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vip浦京集团-www.3522.vip|Macau Brand Station

“港版携程”冲刺美股IPO!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陈霞昌 2025-11-17 21:28
Aa 大号字

10年未盈利。

被称为“港版携程”的旅游体验平台客路旅行(Klook)日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披露招股书。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在参与投资多年后终于迎来收获时刻。但从经营上看,公司成立后从未实现盈利,同时在全球化扩张中,如何面对行业巨头同样是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

成立10年未盈利

招股书显示,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香港本地成长起来的为数不多的独角兽企业。公司主要售卖目的地非标游玩产品,而携程、Booking等OTA平台主要售卖高度标准化的交通票务、酒店等;此外,Klook是少有的国际性的OTA,支持14种语言、40种货币和40多种支付工具。

截至2025年9月30日,该平台提供31万项旅游预订服务,涵盖全球约4200个目的地,包括景点门票、当地玩乐、交通票券、酒店及美食等。Klook在2024年的预订量达5450万次,在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一年内预订量超6500万次。招股书援引第三方报告称,Klook是2024年亚太地区最大的泛区域体验平台。

事实上,相比携程等提供标准化产品的平台,Klook真正对标的是目的地非标游乐平台,如欧洲的GetYourGuide,北美的TripAdvisor旗下的目的地玩乐平台Viator,以及Airbnb的体验频道。这些平台主要售卖景点门票、特色体验活动、一日游、半日游产品。

例如,Klook平台售卖的产品包括香港观光巴士、日本东京塔门票、泰国按摩体验、吴哥窟景点一日游、湄南河游船体验、各地游乐园博物馆门票、特色餐厅餐券等,还有各国铁路通票、国际漫游SIM卡等出境自由行相关服务。

从财务上看,公司经营压力不小,在成立10年后公司仍未实现盈利。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三个月,Klook的收入分别为1.29亿美元、3.35亿美元、4.17亿美元和4.07亿美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1.23亿美元、1.42亿美元、0.99亿美元和1.41亿美元。

但进入2025年,公司经营状况有所好转。在扣除金融、投资和股份支付等造成的亏损,经调整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在2025年第二、第三季度连续两个季度为正,单季度约500万美元。

多家知名机构参与投资

Klook三位联合创始人通过EEB Capital Limited、Venus Alpha Holdings、ARK Trust(Hong Kong)等持有和控制公司901.7341万股A类股票、1744.1395万股B类股票,分别占总股数的7.0%、13.5%,合计持有和控制约20.5%的股权。

其中,EEB Capital Limited持有376.8155万股A类股票、1610.8061万股B类股票,分别占总股数的2.9%、12.4%,合计持有和控制约15.3%的股权。该机构由三位创始人林照围持股41.7%、王志豪持股38.9%、熊小康持股19.4%。

除创始人外,多家知名投资机构也参与其中。自2014年成立以来,Klook已完成9轮融资,总额超10亿美元,红杉中国(HSG Venture)更是累计跟投6轮。

2014年,Klook获天使投资人吴宵光领投的150万美元种子轮;2015年10月,经纬创投领投500万美元A轮;2017年进入扩张期,3月获红杉中国与经纬创投联合领投的B轮融资;10月又斩获高盛、红杉中国等加持的6000万美元C轮融资;2018至2019年D轮2亿美元、D+轮2.25亿美元融资相继落地,软银愿景基金等巨头入局推动其全球化布局。

2023年12月,Klook获得亚洲多家金融机构2.1亿美元融资,推动平台加快国际化脚步。其中,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领投,泰国开泰银行、日本大城银行等东南亚金融机构跟投;2025年2月,维恩资本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Klook方面称,资金将用于深化AI技术的运用及推进数字化转型。

截至上市前,红杉中国(HSG)、经纬创投(MPC)、软银分别持15.5%、12.3%、11.1%的A类股。

来源:创业资本汇

责任编辑: 戎艾茵
3522vip浦京集团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解读 更多
视频推荐 更多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