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vip浦京集团-www.3522.vip|Macau Brand Station

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吉林省推进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
来源: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 作者:司迪 2025-07-11 10:19
Aa 大号字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日前,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据了解,工业用地“标准地”是指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及通平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合理设定容积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地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条件,实行履约承诺、全程监管的供地模式。“标准地”适用于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工业项目原则上进入园区建设。

《指导意见》指出,2025年,吉林省各市(州)、县(市)政府要制定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施方案,指导开发区管委会开展区域评估、构建指标体系和指标值等基础工作,每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力争完成一宗“标准地”出让(至少具备“标准地”供应条件),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2026年,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科学设定指标体系,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部实行“标准地”出让,促进工业项目早落地、早达产、早见效,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具体工作任务方面,吉林省各市(州)、县(市)根据实际情况,在拟开展“标准地”出让区域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文物保护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节能等评估评价事项有关要求,由各市(州)、县(市)政府组织完成区域评估并承担相关费用。鼓励“多评合一”,评估评价成果向社会公开,不得对用地单位再单独提出评估要求,切实减轻企业成本,提高项目准入前期效率。

吉林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制定“标准地”指标体系,各地结合产业准入、功能区划和相关区域评估要求,合理构建符合本地实际、可监管的“标准地”准入指标。指标体系以容积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地均税收3项指标为主要指标,构建“3+N”控制指标体系(其中,容积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地均税收为主要指标,“N”即土地产出率、建筑系数、能耗标准、排放标准、科研投入、就业等其他自选指标),在出让公告中一同发布。各地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态势实行动态调整,对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工业项目,可设置科研投入、就业、技术、产品品质等软性控制指标。各市(州)、县(市)应在2025年底前公布本地开发区“标准地”指标体系和指标值。

另外,吉林省各市(州)、县(市)围绕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等关键环节,制定“标准地”操作流程、工作指引、协议文本等。严格执行“净地”出让,“标准地”供应前须达到“五通一平”,鼓励达到“七通一平”。

《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各地根据产业类型、企业生命周期、投资状况等要素,选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供应“标准地”,减少用地单位一次性拿地成本;探索创新工业用地竞价方式,在符合相关法定条件下鼓励企业竞报地均税收等指标。

用地单位在与自然资源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同时,吉林省的市(州)、县(市)政府或其指定机构(部门)应与用地单位签订“标准地”履约监管协议(以下简称《履约监管协议》)。在《履约监管协议》中明确控制指标、竣工验收、达产复核、奖励措施和违约责任等事项;可约定对提前达产、地均税收高于约定值的用地单位,按规定给予政策支持;对严重违约的明确项目用地核减、退出等监管措施。

《指导意见》提出,各市(州)、县(市)应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督管理,督促用地单位履行相关责任。按照“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研究制定“标准地”项目全过程履约监管办法。对监督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责令用地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土地出让合同等追究责任。项目正常运营后,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监管,实现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并将用地单位履约承诺情况和行政管理信息记入信用档案依法公开,作为用地单位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参考,对严重失信企业依法依规惩戒。对供而未建、低效用地改扩建项目鼓励参照“标准地”建设、管理。其他产业集聚区、工业功能区等根据实际情况,可参照《指导意见》执行。

责任编辑: 张一帆
3522vip浦京集团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解读 更多
视频推荐 更多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