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三连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7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这是今年以来成品油零售限价首次实现“三连涨”。
据金联创测算,本次调价落地后,折合92号汽油上调0.18元/升,95号汽油上调0.2元/升,0号柴油上调0.19元/升。按油箱容量为50升的小型家用车来算,加满一箱油约多花8元左右,终端用户用油成本将继续增加。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马建彩表示,本计价周期内,消息面令国际原油市场波动较大,原油价格走势急涨急跌。首先,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以伊冲突持续升级后,市场担心局势恶化影响石油供应,国际油价连续上涨。随后,地缘冲突缓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油价基本回落至冲突之前的水平。此后,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投资者对旺季能源需求存向好的预期,令国际油价再小幅反弹。
本次调价对和物流企业来说,成本有所增加。隆众资讯数据显示,对满载50吨货物的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燃油费用增加7.6元左右。按市区每100公里耗油7升至8升的车型来算,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费用增加1.3元左右。
即将在7月6日召开的“欧佩克+”会议将进一步敲定石油增产举措。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当地时间5月31日发表声明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欧佩克+”)决定7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根据声明,考虑到当前市场基本面稳健,石油库存处于低位,8国决定进行产量调整,并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增产节奏,以维护石油市场稳定。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地缘局势缓和、“欧佩克+”增产意愿较强的背景下,国际油价存在利空压力。
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的国际石油市场中期展望报告提出,由于受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和贸易摩擦冲突加剧等因素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前景面临多重不确定性,未来几年,全球石油供应量的增长幅度将大幅超过需求增长。
报告提到,若“欧佩克+”原油供应维持现有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30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将升至1.072亿桶/日,较预期需求高出170万桶/日。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未来数年,石油市场或将维持充足供应,然而近期局势急剧凸显出石油供应安全面临的重大地缘政治风险。”
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7月15日24时开启。展望后市,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刘炳娟表示,7月6日“欧佩克+”将举行新一轮会议,决定是否在8月和9月继续维持41.1万桶/日的增产力度,可能会施压于原油价格。从需求端来看,目前美国处于夏季出行高峰,传统旺季提振燃油需求。此外,美国与欧洲、日本的关税新政谈判也在推进,进展相对积极,需求方面或出现改善。
国盛证券认为,地缘局势反复变动的背景下,短期内油价上行因素仍然存在,但需求承受力和高剩余产能将制约其上涨空间。从中期来看,经济需求对于高油价的承受能力及原油的高剩余产能将制约油价的上行空间。